构装-正海天元的顶级拼配茶工艺
构装的概念?
构装首先从体感,线条出发,这是最不能避免的地方了。
在构装的基础上,又多一个地方是“赋意”。构造到一定程度,承载力就会强,就可以表达作者的赋意,有赋意,茶就可以活起来。
它既能表达作者的思想,也可以表达承载泡茶者的思想与喝茶人的心情。
一款茶的冲泡效果如何,与茶艺师有很大关系。如一首音乐作品,最终呈现的效果与演奏者的能力和水平是相关的,演奏者的水平高,自然能把作品演绎,呈现得好。
正海天元开创的拼配茶的工艺结构:以体感为基础,以线条为表达,能完整、系统地表达作者的赋意,传达作者的情感、思想、感受。
为何把正海天元的茶称之为作品?
作品与产品的区别
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称之为产品,但作品就不一样了。
作品在产品的基础之上。
能从口感、体感、情感三个层面品鉴到一款茶的信息与元素,承载了制作者的情感、体验、灵感才能称之为作品。
如只是从口感层面来评价一款茶,或者只是在口感层面表现比较突出,那这样的茶只能算是产品。
在普洱茶行业,很多资深茶友与经营者每年都会亲自到普洱茶山头收料,找工厂压制成成品。
从口感层面来品鉴是挺不错,但它没有更多的个人想法、更多的工艺、更多的表达。
而作品呢?
作品最主要有作者的赋意,表达作者那一刻或那一段时间的心理投影。而且是别人没有表达过的,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,也不可能是重复的。
正海天元的所有茶品,除了口感表达,还有体感表达,喝完茶之后,有身体对茶的接受度与反馈以及更高层面的表现。
我们今天品鉴的第一款茶是2012年蓝边淳熙。
蓝边淳熙的解读是拨动内心的琴弦,表达一种思念的感觉,是正海茶品里表达以情入茶的代表性作品。
普通茶与正海茶的区别之处
陈润沛先生平时品鉴正海茶比较多,是较资深的正海茶人。
他说:正海茶更多不同的地方是每一款茶都有赋意,通俗地说是有指向性的,每款茶都有独特的特点,这是令我们比较着迷的地方。
还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:大部分制茶人更注重滋味的表达,而正海茶除了滋味的表达,还很注重气运的运用。
总而言之,正海茶能表达口感、体感、情感三个层面。
所以,作品类的茶当然是资深的茶,资深茶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。
如何划分喝茶的
发烧友段位
所谓初烧讲科学,中烧讲玄学,高烧讲哲学。
周伟文先生说,我们自身也是从发烧友一步步发展的,我总结下我自身的经历。
刚开始,我们跟大家一样,注重山头,名寨,一定要头春。
但真正实地考察了,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比如说山头,地块肯定很重要。但不是每个山头的整个山头都是好的。名寨,也不是整个名寨都可以出好茶。
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一个地方不一定全是好人,也不一定全是坏人,要做深入了解,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。
头春也如此,大家都认为头春就是好茶,其实在云南没有四季,只有两个季节,就是旱季,雨季。
雨季不一定每天都下雨,旱季也不是每天都不下雨,所以还是要到了当地,实际地去感受,才知道什么是好茶。
较深入了解这些方面了,就可以算是初烧友了。
当你了解之后,会觉得这些方面还是比较单调的,可以去构装一些你想要的茶品,可以感受到茶的不同线条,承载的不同的东西。
这个时候你会去尝试并体会到用不同的水、器具、环境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,有细致入微的差异。
这些在外人看来有点神经质,这种程度可以说是中等发烧友,很多人看不明白你在干什么,所以就有点玄学了。
我们说初烧讲科学,中烧讲玄学。但玄学只是外人看不懂,自身还是能感受得到的。
到这个阶段,我们更多是讲真正的感受,你会明白茶想要表达的东西。
这时你有兴趣再深入的话,你可以有自己总结出来的“道”,已经有哲学了,你就可以真正去驾驭一款茶。
比如说你可以在一泡茶里融入自己的感情,领悟及理解,这就是所谓的高级发烧友。
高烧讲哲学,平常我们喝一杯茶可以喝到它的香滋气韵。
如果你到了高级发烧友阶段,你就比别人多喝了一杯茶,你喝到的还有另外抽象的一杯茶,可能是茶的理念,也有可能是你能跟别人描述出来的你自己的道。
一款好茶如作品,作者有自己的表达,喝茶人就像在理解一部作品,他可以从中读到不同的信息,感受到不同的感受,同时又有自己不同的理解。
大家熟悉的典故“高山流水觅知音”,懂的人才能从琴声中听出高山的巍峨,流水的韵律。
正海茶也需要真正懂茶的茶人才能领悟到它的美。
冲泡与品鉴2012蓝边淳熙的感受
资深茶人陈润沛先生认为,周先生说这款茶他运用了最多的线条,还有茶气里面最长的线条去连接这一款茶。
一开始泡这款茶,我还不能很好地去驾驭线条的表达。
随着对茶的了解,很容易感觉到线条细细地、慢慢地、不断地往身体各个方面延伸出去。
有些地方很绵密,有些地方比如感官就没那么清晰,它可以通过很多段位一直往下走直到脚底。
我们说一款好茶很容易有眼前一亮的感觉。对于这款茶,慢慢地就很容易并越来越多地能感受到周先生所说的线条感。
这与欣赏美术,音乐作品是一样的道理,有些人可能觉得这首乐曲听起来挺动听,只是停留在表面,就像我们喝茶只喝到它的口感、香气、回甘、生津的表面层次。
你能从一首音乐作品中体会到忧伤、喜悦、愤怒等各种各样的情感,就是更进一层次的理解了。
而茶的更高层面是情感层面。
如这款2012蓝边淳熙,之所以叫拨动内心的琴弦,以情入茶,它肯定是承载与表达了某种情感。
2012蓝边淳熙的创作灵感
周伟文先生说,有一天,我喝到拉菲红酒,它的苦涩很能抓住人心,很能沟通心灵的旋律,由此我领悟到成年人的世界其实也不一定要追求甜美顺滑的东西。
那些苦、涩反而更吸引我们经历过苦、涩的人,便触动我去做这款茶。
有些原料我们以前不敢用,因为我觉得苦涩,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是不讨喜的。但从那之后,我特别有感触,就去找这些原料。
当时我就到蛮砖去了解表达这些情感的原料,包括线条,茶韵,都是往这个方面表达,发现这些很适合我要表达的情感。
分享一位我们比较资深的茶友对2012蓝边淳熙的领悟吧。
“这款茶表达的是一种思念,苦涩却浪漫,含在嘴里舍不得吞下。仿若身处宁静的世界谱奏着有为的乐章,脏腑与思想随之跃动,没有一丝杂念和杂质。呈现出波浪形般的乐符,收放自如。”
看了他这段话,我觉得真的遇见知音了,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,他真正喝懂了这款茶。
有些刚入门的茶友可能听起来觉得比较高深莫测,难懂。
其实把它当作作品来理解时,就不仅仅是从口感层面去感受一款茶,慢慢地去体会,是可以感知到它承载了某种情感。
所以,好的作品是需要灵感的,从心出发。
正如周先生在一次体验中触动了某一种记忆,或者某一种情感,他希望通过茶叶把这种触动表现出来。
而想找到那种微妙的感觉,就需要走遍整个茶区所有的山头,去找每个地块的茶叶呈现出来的感受是否符合。
提及构装拼配,我们听起来可能认为比较难懂,高深莫测。
其实就是不断重复地寻找、实验、累积、测试、调整,最终找到想要的原料,把所有的元素有机地组合,最终呈现出想要的结果。
正海天元的茶品问世后,周伟文先生都可以对它未来的陈化有提前的预判,即一款茶未来3年、5年、10年、20年后会陈化到什么样的程度,效果。
正因为对原料的品质特点、各茶区详细的体系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够有这样的判断。
▌我们说以情入茶,一款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,但也不是说随时想做,随时就可以做出来。
因为无论是原料还是灵感,都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创作需要灵感,就如很多作家,作曲家,他们需要经常去体验生活,去自己想去的地方,触动自己的灵感。
但是有些灵感也不一定能实现,因为其实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闪现无数个念头,能实际操作的想法并不多,能具体呈现出来就更难了。
所以说一款好茶非常难得。
品鉴2013正海智砖感知天地灵气
我们称这款茶为“感知天地灵气“,以势入茶,表现一种非常宽广,大气磅礴的气势。
周伟文先生说在一次西藏自驾游途中,一路上看那些山川、河流、河谷,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它刻在地上或山上的每一根线条,那种磅礴的气势完全超出个人的水平,感到很震撼,自身很渺小的感觉。
刚好那天我开车路过西藏,到云南,刚好有这些茶品能承载我那一刻的感触,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忘记了那种感觉,也是运气使然。
气是一种无形的能量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感知到。
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词“霸气出场”,说某位领导一出场就能镇得住场面,这就是气的一种表达呈现,一个人的内在综合呈现出来的感觉与体验,自然而然地会影响你。
而天地之气,可能更加宏大,广阔,也最容易感染人。
在很多作品里都有直观的体现。
比如中国的诗词歌赋里,陈子昂的“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,我们能感受到苍凉,宽阔,高远的气势。
马致远的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能很容易体会到人在天涯的孤独感画面。
而现在,我们是用一款茶来呈现大气磅礴。
▌2013正海智砖的茶区呈现特点?
周伟文先生直言,到这个阶段的茶,只要能表达完整,就不管是哪个茶区的了。
在一个构装师眼里,只剩下能量等级与线条。
就如画家,他根本不会在意红色画笔是哪里产的,刚好我能用就可以了。
周伟文先生说起来是很轻松很简单,但一定有前提条件。
即我们上一期直播中讲的原料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正海茶的标准,正地,正时,不是说随便拿一样原料就可以制作。
▌2013正海智砖属于5阶构装拼配,5阶构装有什么不同之处与要求?
周伟文先生:毋庸置疑,5阶肯定要比4阶更复杂。
因为它要表达,承载的东西多很多,线条就要多。
比如说你不可能用一根线条就能表达一幅画,还是要多几种线条才能勾勒处理达到要表达的意境,用的原料肯定会很多,然后把能表达你当时心境的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。
5阶作品最大区别在于它有赋意,有自己的思想,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。
比如说这款茶定下来了,可以切合地去配合你想要表达的意义,但是你不可能把它重新组装成另外一款茶。
▌普通的台地茶在口感、体感、情感表现方面,与我们所用的大树茶有没有区别呢?
周伟文生:肯定有区别,很多人以为台地茶就是小树茶,其实是不一样的。
不管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,只是种植方式不一样,与树龄是没有关系的。
有些台地茶其实树龄也不小,我查了很多地方的相关资料,说是民国或清末就已经有台地茶种植概念了。
所以不能单从树龄去判断是否为台地茶。
台地茶的种植方式没办法避免越修剪越密集。一旦修剪,茶树每年至少受伤一次。
修剪了,茶树就要重新长,等于说受了很重的伤,让它明年再长出叶子,肯定是元气不足了,会导致能量等级降低,线条不完整,自然不如原生态,不受人为干预生长出来的茶叶的承载力那么丰富。
最想做的一款茶代表中国国魂的茶
我们能生活在中国真的很幸运,我们中国历史真的太深厚了,人民的愿力与意志太有韧劲。
在我有生之年,我最想做一款能代表中国国魂的茶,但我尚未找到一款茶品能承载得了中国的国魂与毅力。
一听名字我们就能感知到想要表达的是什么。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传承了几千年,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。
虽然中华民族多灾多难,但仍然能传承,延续,这种韧性、厚重、深邃一定没那么容易表达的。
我们共同期待这款茶的问世!